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党史学习教育 >>理论学习 > 正文
返回东直门医院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理论学习

【学党史 悟思想】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学习(上)

作者:樊锐 发布时间:2022-01-12 16:37:14
浏览次数: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进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波澜壮阔实践,我们党更加崇尚学习、积极改造学习、持续深化学习,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大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增强学习本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的战略性任务,把我们党自身有关学习的意志和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和主张,推动形成学习在国家、政党和社会各领域各层次多位一体、全面开展的新局面。党中央之所以提出这样的任务,是与国内外形势变化紧密相关的。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快演进,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我国还面临更为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外部压力前所未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变化,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重大风险挑战。

作为一个领导着十几亿人口大国的政党,要求“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领导的坚强有力是决定性因素,党员干部需要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以自身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断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想一帆风顺推进我们的事业,想顺顺当当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那是不可能的。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还会不断出现,关键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新形势下,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重中之重。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

读史明智,读史鉴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历史的学习研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把学习历史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

2021年是我们党百年华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讲话阐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要求树立正确党史观。这次会议后,《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党史学习教育用书出版,这些书籍是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指定学习材料,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党史悟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广西、青海、西藏等地考察期间,分别就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作出了深刻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要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增强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性。要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要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要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指出,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要在锤炼党性上力行,要在为民服务上力行,要在推动发展上力行。

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馆,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并带领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人重温入党誓词时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党中央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有力有序推进,广泛组织开展学习研讨、宣传宣讲、研究阐释等,并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工作成果。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对世界历史的学习,要求我们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还倡导领导干部学习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了多方面的富有时代内涵的阐发,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也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在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引导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取得实际成效。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着力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国民礼仪教育,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传统戏曲振兴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传播工程、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将传统文化标志性元素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公共空间,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等。《故事里的中国》等电视节目创新表达方式,弘扬时代精神,有力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对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行免费开放,吸引观众多到博物馆参观,去学习、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学习、总结、发扬,使之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所需的各种新知识,让自己成为岗位上的行家里手、业务骨干,不断提高应对各种新挑战的能力。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有人研究过,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为9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还有人说,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有人说,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正是着眼于这些新的时代特点,习近平总书记看到了全党需要学习和重新学习、领导干部需要更新和优化知识结构的紧迫性。他指出,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党员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提升政治素养,要制定决策和解决问题,最基本的准备就是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行动的指针和准则,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共产党人的根本遵循。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章当作必修课、基本功。党员干部学习法律法规,就要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法治理念,不可逾越法律红线,不可触碰法律底线,带头遵纪守法。

同时,党员干部应结合自身工作的需要,加强对政治、文化、经济、法律、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也要向世界其他国家学习,吸收他们的文明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来源:学习时报)

Copyright 2007-2022 www.dzmhospit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链接:https://beian.miit.gov.cn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10021 京ICP备050844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967号 技术支持: 54doctor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