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专病门诊
眼
科
干眼症
干眼症,也称角结膜干燥症,是一种因睑板腺功能障碍、泪液分泌不足或成分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的眼部疾病,其病因复杂,包括不良用眼习惯、环境因素、体质差异、夜间驾车、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等,甚至眼部或全身性疾病及某些药物也可能诱发。主要症状有眼睛干涩、疼痛、异物感、畏光、视力模糊等,症状因人而异,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导致角膜损伤、视力下降等严重后果。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长时间用眼导致的眼部疲劳、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使得干眼症患者群体不断扩大,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全球性眼科健康问题。
目前,干眼症的治疗多以缓解症状为主,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部分患者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中医在眼病治疗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模式逐渐受到关注。为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眼科特开设干眼症专病门诊,以中医特色疗法为核心,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技术,为干眼症患者提供全面、精准的治疗方案,助力患者重获舒适明眸。
传承薪火,彰显中医精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眼科组建于1958年,是集中医、西医结合于一体,同时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科室,是我国较早开展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科研及教学的基地之一。多年来,在多位老一辈中医眼科专家的引领下,传承与创新并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眼科诊疗体系。作为北京市“十二五”重点专科、北京市“十三五”重点专科区域医学中心,医院眼科在中医眼科理论研究、临床实践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此外,眼科还是全国眼视光联盟理事单位、白内障中心、近视防治中心、青光眼中心以及中医适宜技术中心,为干眼症专病门诊的开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融合中西,创新防治模式
干眼症专病门诊秉承“标本兼治、内外同调”的理念,结合中医特色疗法与现代医学技术,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一、中医特色外治:
1、穴位放血疗法
耳尖穴是经外奇穴,有退热消炎、止痛及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的作用。耳尖放血是中医特色疗法,通过刺破耳尖穴位放出少量血液来治疗眼部疾病。
作用:清热泻火,快速缓解目赤肿痛等因火热上炎引起的症状;疏通眼部气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辅助治疗各类眼科炎症,扶正祛邪。
2、眼科中药热奄包的作用
眼科中药热奄包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将温热疗法与中药外治相结合,通过热力与药力协同作用,直达眼部经络与穴位,对多种眼部问题具有显著的调理和改善效果。
缓解眼疲劳:中药热奄包中的多种中药材,如菊花、决明子等,具有清肝明目、滋养肝肾的功效。当热奄包敷于眼部时,药力借助热力渗透肌肤,作用于眼部穴位,放松紧张的眼部肌肉,舒缓神经。
缓解眼部干涩:热奄包的温热作用可促进泪液分泌,改善泪膜稳定性,缓解眼部干涩症状;对于睑板腺功能异常患者,热奄包可促进眼部油脂性质改变,减少睑板腺油脂的局部聚集及改善分泌,从而缓解睑板腺功能障碍
3、耳穴压丸
眼科耳穴压丸是指通过在耳部特定穴位粘贴王不留行籽或者磁珠等丸状物,给予穴位持续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
调节眼部气血运行:耳部是人体经络汇集之处,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调节全身经络气血的运行,使眼部气血充盈,从而改善眼部的营养供应和新陈代谢,为眼的正常功能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缓解因气血不足或气血不畅引起的眼部不适,如视物模糊、眼疲劳等。
平衡脏腑功能:肝开窍于目,肝血充足则目能视物清晰;肾主藏精,肾精充沛则眼目得以滋养。眼科耳穴压丸通过刺激相应的耳穴,可对脏腑功能进行调节,使其达到平衡状态。
疏通眼部经络:耳穴压丸能够刺激耳部的经络穴位,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使眼部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无阻,从而减轻眼部疼痛、干涩等不适症状。
缓解眼肌疲劳:对于长期用眼过度导致的眼肌疲劳,眼科耳穴压丸有较好的缓解作用。通过刺激耳穴,可调节眼部肌肉的紧张状态,使眼肌得到放松,从而减轻眼疲劳、干涩、酸胀等症状,预防近视、远视等屈光不正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改善睡眠质量: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对眼部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眼周血液循环不畅、眼疲劳加重等。耳穴压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睡眠质量,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眼部组织的修复和恢复,间接促进眼部健康。
4、中药雾化熏蒸疗法
中药雾化熏蒸疗法是将中药经加热雾化后,使药物蒸汽直接作用于眼部的一种治疗方法。该疗法具有湿润滋养、宣通经络、祛风散寒、清热解毒、芳香通窍等作用。
湿润滋养:中药雾化形成的温热蒸汽,可直接为眼部补充水分,有效缓解因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导致的眼干涩、灼痛感,尤其适用于干眼症患者,能改善眼部干涩、异物感等不适症状。
宣通经络:通过药力与热力的共同作用,刺激眼部周围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使眼部经络通畅,改善因气血不畅引起的视物模糊、眼疲劳等问题。
清热解毒:含清热解毒类中药的雾化蒸汽,可消除眼部热毒,治疗结膜炎等因热毒引发的眼部炎症,减轻红肿、疼痛等症状。
芳香通窍:利用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刺激眼部周围的穴位,开窍醒神,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和神经调节功能,辅助治疗多种眼部疾病 。
5、中药塌渍治疗
眼科中药塌渍治疗是将浸泡过中药的纱布或其他敷料敷于眼部,通过药力渗透发挥作用,其主要作用如下:
养血明目:一些具有养血滋阴作用的中药塌渍,可滋养眼部经络和组织,改善眼部的营养供应,缓解因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引起的视物模糊、眼干涩等症状,起到养血明目、保护视力的效果。
祛风止痒:当合并瘙痒症状,如过敏性结膜炎等,中药塌渍可发挥祛风止痒的功效,减轻眼部痒感,改善不适。
6、眼科穴位推拿
即用手法刺激穴位周围的神经和血管,能够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可以改善局部眼组织的血液循环,发挥其经络腧穴的特殊作用,提高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及其相互作用,促进和调节眼球的血液循环,改善眼部疲劳,提高眼部调节能力,具有改善视疲劳、干眼的作用。
二、中药内服:
基于中医“肝开窍于目”理论,从肝脾肾入手,辨证施治,调理脏腑功能,从根本上改善干眼症状。
三、物理治疗:
睑板腺清洁、睑板腺按摩、冲洗结膜囊、热敷、冷敷眼贴等。
四、居家治疗与健康教育:
干眼专病门诊将针对性提出相关健康教育,干眼症的预防关键在于多眨眼和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保持60cm以上的工作距离,视线向下约30°俯视角度,减少眼球表面暴露,每隔一小时让眼睛休息10分钟。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工作环境照明要柔和。多摄取富含维生素A、C、E等抗氧化剂的食物,例如胡萝卜、南瓜和坚果等。减少使用眼部护理产品,减少隐形眼镜及美瞳的佩戴,减少眼妆,避免不必要的医美手术。如怀疑干眼症,请尽快就医。
汇聚合力,推进多学科诊疗
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全身系统性疾病、局部眼部病变以及心理因素等。未来,东直门医院眼科将牵头联合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心理科等多学科,成立“干眼症MDT联合门诊”,打造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模式。通过多学科协作,为干眼症患者提供全面、精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凸显中医特色,展现学科优势,推动学科间协作与科研创新,提升医院在干眼症诊疗领域的区域影响力。
名医引领,打造专业队伍
依托医院强大的中医眼科传承与创新体系,在几代学科带头人祁宝玉教授、许家骏主任、王养忠主任等的带领下,构建了专业的干眼症专病医疗团队。团队成员中医功底深厚,同时掌握现代医学诊疗技术,致力于为干眼症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的优质医疗服务。
专家团队
祁宝玉教授,1933 年生于天津,汉族,1962 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并留校。他曾历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眼科主任,在多个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重要职位任职,还担任国家多部门相关评审专家及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等刊物编委。祁教授师从多位著名老中医,从医至今坚守医教研一线,是《中医眼科学》多版教材编委及协编教材主编。他培养众多中医眼科人才,对疑难眼病疗效显著,形成独特医疗风格,首提“软坚散结”法在眼科应用,参与编写 10 余部眼科著作、发表近 50 篇论文,退休后仍出诊并投身人才培养工作。
王养忠,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眼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眼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眼科协同创新共同体常务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老年眼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眼科医教研工作20余年,擅长手术治疗复杂白内障、青光眼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儿童青少年近视等。研究方向:眼表损伤修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白内障手术损伤预防
许家骏,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分会理事,北京市中医眼科十二五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于1990年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长期从事中西医眼科工作30余年。学术方面:中西医治疗白内障,青光眼,干眼,眼底病。培养研究生15名,主持及参与国家级校级课题10余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4部。
擅长:白内障,青光眼,干眼,眼底病,角膜炎。
宋立 ,主任医师、眼科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院大学七七级毕业生。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眼科主任及眼科教研室主任。先后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及《中国中医眼科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临床版杂志》编委;
擅长:中医药治疗眼科干眼、眼浅表性疾病、眼底出血、色素膜炎、视神经疾病、黄斑病变、视网膜病变及眼肌病变等。
医生简介
刘子豪 ,主治医师 ,301医院眼科研究生。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药协会眼保健中医药技术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协会眼科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眼科专委会青 年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老年眼病专委会委员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东城院区 眼科一区
赵颖,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眼科专委会委员。研究方向:眼科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及视功能保护。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出诊地点:东城院区 眼科一区张珊, 主治医师,301医院眼科研究生,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出诊时间:周五全天
出诊地点:东城院区 眼科一区孟青青,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担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青委、北京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青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青委。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
出诊地点:东城院区 眼科一区谷新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眼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第二届中老年眼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出诊地点:东城院区 眼科一区挂号指南
微信小程序:关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点击“预约挂号”-“东城院区”,选择“眼科”-“干眼症专病门诊”。
支付宝:搜索“京通”小程序,搜索点击“预约挂号”,搜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选择“眼科”-“干眼症专病门诊”。
医院官网:登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官网(https://www.dzmh.com),点击“在线挂号”,选择“眼科”-“干眼症专病门诊”。
北京114预约挂号——公众号,搜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选择“眼科”-“干眼症专病门诊”。
作者 | 孙珂
编辑 | 高丹丹
审核 | 王养忠 李文杰
审阅 | 孔令博 刘子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