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多学科协同破解疼痛难题,中西医结合护航冬日健康——东直门医院“中国镇痛周”大型义诊惠及百余市民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确定的中医类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医院,我院由医务处牵头、麻醉科主办,联合多学科专家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疼痛解决方案。

10月23日上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以“世界镇痛日·中国镇痛周”为契机,在东城院区门诊大厅外成功举办了一场充满温度的大型多学科联合义诊。本次活动由医务处牵头组织,麻醉科主办,联合推拿疼痛科、骨科、针灸科、脑病科、血液肿瘤科及护理部共同参与,旨在为广大饱受疼痛困扰的市民提供权威、专业的“一站式”诊疗咨询服务,传递科学镇痛、主动管理的健康理念。

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孔令博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并亲切慰问义诊专家与前来咨询的市民。他强调:“疼痛是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健康问题,作为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的重要阵地,东直门医院有责任、有优势整合麻醉、推拿、针灸、骨科、脑病、肿瘤等多学科力量,构建‘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的疼痛管理新模式。本次义诊正是我院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服务百姓健康的切实行动,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这一工作模式,让更多患者受益。”
东直门医院医务处处长马洪明全程部署,由杨迎霞主任协调本次活动。在义诊前的培训活动中,马洪明处长表示:“医务处作为医院医疗业务的协调枢纽,牵头组织此类多学科义诊,是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内涵的重要举措。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真正打破学科壁垒,为复杂疼痛患者提供整合式医疗方案,同时也向社会展示我院在疼痛领域的综合实力与人文关怀。”
多学科联袂出击,个性化方案解决“痛”点难题

上午九时,义诊现场已是人头攒动。许多患者手持既往病历、影像资料早早等候,期望能得到专家团队的权威解读。面对每一位咨询者,各科专家均耐心倾听、细致查体,并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共同为患者“把脉开方”。


麻醉科专家——王磊、骨科专家——熊洋


现场,患有多年腰腿痛的李阿姨在接受了推拿科医生的手法检查、麻醉科医师的神经评估以及针灸科医生的经络辨证后,收获了一份融合了康复锻炼、神经阻滞治疗建议和针灸疗程的个性化方案。她感慨道:“平时挂好几个科要跑一整天,今天几分钟内就得到了好几位专家的综合建议,心里一下子亮堂了,知道该怎么治了!”
中西医结合显特色,暖心服务防患于未然

护理部疼痛专科小组——王秋洁、门诊护士长——王冬梅
护理部疼痛专科小组在本次义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为市民免费测量血压,更提供了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技术体验,引导大家树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科学观念。初冬的寒意渐浓,但专家们专业的解答和护理人员温暖的呵护,让每位前来咨询的市民都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践行无痛医院使命,从“止痛”到“治痛”的跨越
麻醉科肖赛松在活动现场表示:“很多人认为麻醉科医生只在手术室里工作。实际上,现代麻醉科的使命早已延伸到围术期和慢性疼痛管理。本次义诊,我们展示了针对术后疼痛的多模式镇痛、针对骨关节痛的神经阻滞疗法等一系列前沿技术。”医务处王铁枫表示:“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止痛’,更是希望通过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找准疼痛根源,实现‘精准诊断、规范治疗、长期管理’的系统性突破,这才是对患者真正的负责。”
此次“中国镇痛周”义诊是我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践行“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活动持续近三小时,累计服务市民超200人次,提供血压测量、耳穴压豆、针灸体验等5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公众对疼痛疾病的科学认知,获得了现场市民的一致好评。
未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将继续依托国家医学中心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平台,持续深化中西医结合疼痛诊疗模式创新,为提升全民健康福祉贡献更多“东直门智慧”与“东直门力量”。
作者 | 谢晨星 肖赛松
编辑 | 车启光
审阅 | 孔令博 刘子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