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 >>研究生教育

教育教学

重点学科简介

中医内科学

字号: + - 14

学术带头人:王永炎

学科带头人:姜良铎

教授29人,副教授33人,讲师、助研32人,具有博士学位25人。目前再读博士31人、硕士29人

本学科点是1989年、1993年分别被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重点学科。多年来,本学科在学科带头人董建华院士、王永炎院士的带领下,集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经反复临床实践与探索,在继承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本学科点实际与中医内科发展需求,制定了学科发展方向,注重在继承中创新,强调提高临床疗效,重视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及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进步,真正在全国起到了带头和辐射作用。经过十年的发展建设,已形成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及合理的教学、科研、医疗梯队的中医内科学体系。

学科学术发展目标 

针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内科常见病与现代难治病,继承发掘历代医学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积极吸取前沿相关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技术,通过临床、实验与文献研究,充实和发展学术,重在提高临床疗效;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多模式的专业人才,促进知识经济和中医药产业化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和医学科学的进步做出本学科应有的贡献。 

学科建设目标 

在学科学术发展总目标的指导下,将以脑病为重点,对内科常见病与现代难治病的发病机理及证治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注重专科、专病中心的发展建设,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发展中医理论,促进本学科的学术发展。

主要研究方向的特色及对学科学术发展的意义 

根据学科发展建设的需要及本学科的学术优势与特色,形成了脑病、热病、肾病、脾胃病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中医脑病研究,在学术带头人王永炎教授学术思想的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强调从中医证候学的观察入手,探讨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开发与研制新方药以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注重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引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探讨疗效机制,力求提出新理论、新概念,发展中医学术,指导临床实践。在此科研思路的指导下,对中风病及痴呆、头风、老年颤证等中医脑病进行了系统观察与研究,尤其在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研究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主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痰热腑实证及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痰热证均在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的理论与方法上有所突破,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九五"期间又对中医药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进行了系统研究。王永炎教授进一步提出"毒损脑络"的病机假说,在实验研究中正得到进一步证实,其研究结果将对阐明脑病的病机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方向十分重视中医学术内涵建设,于80年代初就开展了中医病证规范化研究,组织全国中风病科研协作组研究制定了"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在"八五"期间,又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数学、计量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中风病证候学开展了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产生了第二代"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及"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对中医病证规范化研究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中医脑病已成为本学科中具有一定优势的重要研究方向,并经多年实践形成了较明确的科研思路与独特的理论体系,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中医热病研究方面,董建华教授提出了寒温统一辨证论,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三期二十一候热病辨证方法。"八五"以来,以中医药防治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为研究重点,根据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病机理论,探讨其证治规律,并对外感病的内伤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姜良铎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从毒论治"理论,又根据状态医学理论总结出人体健康动力学理论,并充分利用环境及生物资源进行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肾病研究方向上,重视临床证候学研究,强调分阶段、分层次、分期分型辨证方法,重视分析多种肾脏病本虚标实病机,主张标本兼顾、防治结合、多种疗法相结合,以中医药保护肾功能作用为研究重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并发症研究方面,基于临床提出了络脉"微型徵瘕形成"病机理论,治疗方面主张化瘀通络,软坚散结,是对中医活血化瘀治法的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治疗及其新药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脾胃病研究,在继承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教授有关脾胃病"通降论、气血论、虚实论"学术思想基础上,既重视胃腑的通降特性,又提出脾升胃降,枢机自合的观点。近10年来,对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既注重全面探索、掌握脾胃病证的临床证治规律,又切实抓住研究工作的前沿和重点,进行科研攻关,已多次获得部局级科技成果奖,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形成的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均为学术界所赞誉,为脾胃病研究工作的发展及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奠定了基础。

在促进中医学术发展的同时,本学科在发展建设中,还十分注重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搞好学术梯队的建设,并根据学科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人员结构,已形成了良性的人才滚动机制。目前,已有一批青年学术骨干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在各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本学科较好地进行了学科带头人及学术带头人的新老交替工作,学科带头人由董建华院士、王永炎院士,到新一代的姜良铎教授;学术带头人正以新老结合的方式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