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糖尿病足规范化诊疗健行计划启动 开启慢性病管理新征程
2025 年 6 月 18 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与健康报社联合发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一区牵头的“糖尿病并发症规范化诊疗赋能提升项目——糖尿病足规范化诊疗健行计划” 启动会在京召开。该项目的启动实施,标志着以鞠上主任为首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一区团队,正式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认定的国内糖尿病足培训领军单位。借助此国家级平台,科室独具特色的一体化诊疗模式及其宝贵临床经验将得以向全国推广。健康报社党委委员、总经理闫丽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勇,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宋仙保等多位领导及专家出席了本次启动会议,该项目旨在通过多学科协作、标准化培训和多领域资源协同,构建糖尿病足全周期管理体系,为破解我国糖尿病足高截肢率、高医疗负担难题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政策引领与行业使命驱动项目落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勇、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宋仙保、健康报社党委委员、总经理闫丽新发表了致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勇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肯定,并表示糖尿病足防治需 “保命、保肢、保功能”,中医药在内外治结合、特色疗法干预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医院将作为 “国家队” 支撑基层,推动中医药特色疗法在糖尿病足领域的规范应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勇致辞)
全链条培训体系赋能基层诊疗能力
会上,项目正式聘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主任鞠上为专家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宋仙保为其颁发聘书。随后,鞠上主任向专家组成员逐一颁发项目责任书,以专业委任凝聚多学科力量,共同夯实糖尿病足规范化诊疗体系的建设根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主任鞠上接受聘书)
(专家组成员接受项目责任书)
随着启动动作及专家组成员聘任的完成,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项目专家组组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主任鞠上详细介绍了项目规划。他指出,糖尿病足防治价值显著,早期干预可预防致残,规范治疗能让患者回归社会。但当前存在单中心技术局限、培训覆盖不足、基层成本高等问题。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主任鞠上介绍项目规划)
为此,项目设计 “五个一” 核心架构:一套标准化教材课程、一支权威师资队伍、一批培训基地、一套考核认证体系、一项观察性研究。计划三年内培训基层医生及护理人员 1000 名、专项领头人 200 名,通过 “线上慕课 + 线下基础班 + 高级提升班” 分层培养模式,实现 “培训 — 实践 — 再培训” 的闭环。教材内容上将涵盖从预防筛查到创面修复的全链条知识。
多学科专家共议项目特色与落地路径
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高蕊从中医药研究角度强调,需构建符合中药特点的疗效评价体系,通过真实世界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推动中药外治技术的规范化应用,为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循证支撑。
讨论环节由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副院长冯光主持,专家们围绕项目差异化优势与实施细节展开深度交流。该项目组秘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刚提出项目需实现全链条、全国域、多学科覆盖,区别于单一技术培训,强调从预防到康复的全周期管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也对项目提出了各自的宝贵意见。
从诊疗革新到健康中国的实践跃升
“健行计划” 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糖尿病足防治从单点技术推广转向系统化能力建设。项目通过整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行业资源、健康报社的传播平台及医疗机构的临床经验,形成 “政产学研用” 协同机制,破解基层医疗 “最后一公里” 难题。
正如鞠上主任在总结中所言,项目团队将践行“做困难且正确的事”的理念,以专业之力守护患者生命质量,以创新之智共筑糖尿病足规范诊疗新篇章。这不仅是对 “健康优先发展战略” 的生动实践,更将为全球慢性病并发症管理提供“中国方案”,让千万糖尿病患者重获行走希望,迈向健康中国的坚实步伐。
(启动会议合影)
编辑 | 车启光
审核 | 鞠上 李文杰
审阅 | 刘子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