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伟敬
刘伟敬,男, 1977年2月生,博士,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青年岐黄学者,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青年科学家领军人才,现任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西医结合诊治肾脏疾病、糖尿病。学术成果:主持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代表性论著:[1] Liu WJ, Luo MN, Tan J, Chen W, Huang LZ, Yang C, Pan QJ, Li BY, Liu HF. Autophagy activation reduces renal tubular injury induced by urinary proteins. Autophagy. 2014;10(2):243-256.[2] Liu WJ, Gan Y, Huang WF, Wu HL, Zhang XQ, Zheng HJ, Liu HF. Lysosome restoration to activate podocyte autophagy: a new therapeutic strat…
-
张冬梅
张冬梅,女,1975年12月生,博士,研究员、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应用基础研究学术成果:主持在研课题2项:(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从miR-29靶向TGF-β/Smads信号通路探讨扶正化瘀方抗心肌纤维化作用的机制研究》;(2) 校级自主课题《活血益气方干预外泌体源性miRNA促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主要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心血管药物研究专委会委员,白求恩青年科学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基础与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数据监查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内科分会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
-
史晓光
史晓光,男, 1972年 02月19生,博士,主任医师,博/导师,现任普外科一区、普外科三区主任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西医结合普外科、乳腺科,乳腺炎性疾病及肿瘤疾病,消化道肿瘤学术成果:主持在研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50篇,其中SCI收录8篇。代表性论著: A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 by the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al pus-expelling decoction and operationAnn Palliat Med2020, 9SCI1.597 A retrospective study on 221 patients with 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 tre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ANN ITAL CHIR2021; 92:135-41SCI0.683Role of ARID1A in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breast cancer and it…
-
林生
林生,男,1978年10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市首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先后入选了北京市优秀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杰出人才等。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药药效物质及创新药物研究研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疗效确切、药理作用肯定、药效物质尚不完全明确的一些临床方剂及常用中药为研究对象,坚持重点探索其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并开展创新药物研究。学术成果:主持在研课题2项:(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元胡配伍白芍镇痛药效物质及其有效组分配伍协同增效作用机制的研究;(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元胡和重楼抑制PD-1/PD-L1新型微量强活性成分的发现与功能…
-
闫永吉
闫永吉,男, 1975 年 11月生,博士,主任医师,博/硕士生导师,现任泌尿外科主任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西医结合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诊治学术成果:主持在研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代表性论著:(1) 《2022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分篇副主编(2)Yan Y#, Liu X, Li X, Zhou X, Yang C, Tian J, Pu J, Niu X. Effect of fibulin-5 on aldosterone-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ascending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Exp Ther Med. 2021 Aug;22(2):896.(3) Yongji Yan#; Hongfeng Zhang; Chunfan Jiang; Xin Ma; Xueying Zhou; XunTian; Yuping Song; Xu Chen; Liyao Yu; Rui Li; Hongwei Chen; Xin Wang; Ting Liu; Zhaohui He; Hongzhao Li; Human papillomavirus p…
-
赵明镜
赵明镜,女, 1964年 8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执行所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气血研究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重点领域为心力衰竭及心衰后认知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等血管重构性疾病的病理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学术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6项,省部级重点课题2项和面上课题1项,横向课题7项。目前主持在研课题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2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级3项、部级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41篇。代表性论著:1. Circulating microparticles are associated with plaque burden and cause eNOS uncoupling in patients with carotid athe…
-
聂波
聂波,女,1977年12月生,中药学医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代谢性疾病、中药活性物质筛选及体内外代谢研究、中药新药、院内制剂与保健品研发。重点领域为动脉粥样硬化脂毒性引起多脏器损伤的病理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病-证-候”关联的中药多组分药代动力学研究。学术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他课题3项,承担十三五、十二五、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课题分任务;参与中药新药、院内制剂和保健品研发6项。发表SCI和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发明专利3项,正在申请专利1项。代表性论著:1. Covalent triazine based organic polymers modified ionization source for rapid and sensitive analysis of phytoestrogens. Food Chem. 2025 Mar 1;467:14…
-
祁烁
祁烁,男, 1985年12月生,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院长助理、甲状腺病院院长。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甲状腺疾病的中西医诊疗、新药研发及机制探索、甲状腺-类器官研究与转化体系、AI for Science学术成果:主持在研课题13余项:省部级课题4项,其他课题9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代表性论著:1.(通讯作者, IF=6.055)Yuan J,Qi Shuo*, Zhang X, Lai H, Li X, Xiaoheng C, Li Z, Yao S and Ding Z (2023) Local symptoms of Hashimoto’s thyroid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Front. Endocrinol. 13:1076793. doi: 10.3389/fendo.2022.10767932.(通讯作者, IF=3.005)Yang T, Hao L, Yang X, Luo C, Wang G, Lin Cai C, Qi Shuo*, Li Z. Prognostic value of derived n…
-
王显
王显,男,1965年 5月生,医学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后,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脉病证益气活血重点研究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介入心脏病学与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等。学术成果:主持在研课题5项:国家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2项,院级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实现专利成果转化3000万元,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代表性论著:主编《心脉病证风药应用十六讲》(人民卫生出版社)、《心脏病学实践中西医结合卷》、《人民卫生出版社》等。主要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主…
-
王洪武
王洪武,男, 1963年 4月生,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西医结合诊治呼吸系统肿瘤学术成果及社会兼职:中国现代呼吸介入医学奠基人之一,中国冷冻治疗的开拓者,中国肿瘤微创治疗的先驱者。曾任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及肿瘤科主任16年、副院长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0年,曾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呼吸介入前十佳专家,曾获全国优秀呼吸医师称号,获第八届医学家年会“十大医学贡献专家”称号。世界内镜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协会会长,国际冷冻协会副主席,亚洲冷冻治疗学会主席,国家卫计委呼吸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外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肺癌诊治一体化平台主任委员,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肿瘤协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治…
-
孙松朋
孙松朋,男, 1971年2月生,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肛肠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与预防、生命质量学术成果:主持在研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代表性论著:(1)孙松朋,等. 饮食调整和膳食纤维补充治疗慢性便秘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建议 [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18): 2179-87+214.(2)孙松朋,等.疫情期间常见肛肠疾病处理专家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0):3767-74.(3)孙松朋, 等. 中文版SF-36量表应用于肛肠良性疾病患者生命质量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9, 25(5): 497-505,12.主要社会兼职:北京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固脱疗法研究专业委员会…
-
柴立民
柴立民,男,1974年7月生,博士,博士后,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医药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引用基础研究学术成果:主持在研课题2项:(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毒损髓脉”探讨补肾生血解毒法调控再生障碍性贫血T细胞免疫应答网络的作用机制》(2)2015年度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第二批科研专项:《益气活血解毒方药有效组分调控类风湿关节炎T细胞分化及靶向细胞免疫损伤的作用机制》发表学术论文公开发表论文102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3篇,第一或通讯作者27篇;发表SCI收录论文19篇,第一或通讯作者9篇(合计IF>20);出版学术专著5部:副主编3部、参编2部。代表性论著:1. Jingwei Zhou, Xue Li, …, Limin Chai. Chinese Herbal Formula, Modified Danggui BuxueTang, Attenuat…
-
田劭丹
田劭丹,女,1977年12月生,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血液病学后备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难治性血液病及恶性肿瘤性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重点领域:以调平学术思想为指导,运用平调理论从基础到临床,对肺恶性肿瘤、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女性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等及其相关并发症进行深入研究,实现防治管理一体化。学术成果:主持在研课题2项:国家级课题1项,横向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参与申请专利2项。代表性论著:[1]益血生胶囊基于肾主骨生髓化血理论治疗贫血的临床实践[2]胰腺癌全程中医论治思路[3]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特色与优势主要社会兼职:中华中医…
-
李国艳
李国艳,女,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与业务专长:针灸与ERAS,器官保护。擅长老年及危重患者的手术麻醉。学术成果:主持在研课题1项:青年教师项目+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免疫及临床预后的影响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实用新型专利2项。代表性论著:1 Guoyan Li, Shuqin Li, Lixin An, Baoguo Wang. Electroacupuncture (EA) alleviated intraoperative immunosuppress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upratentorial craniotomy.Acupuncture in medicine.2013;1:51-56.2 Guoyan Li,Yong Jiao. PARP inhibitor PJ34 ameliorates cognitive impairments induced by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through its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in a rat model. Ne…
-
高永红
高永红,女, 1975年2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应用基础研究学术成果:在研课题2项:(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醒脑静调控活性氧-自噬交互作用干预脑卒中急性期神经血管单元损伤的机制(主持)(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分课题—基于“病-机-证”关联的中风病中药复方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研究(参加)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代表性论著:(1)Yuan M, Tian C, Li X, Yang X, Wang X, Yang Y, Liu N, Kusano KF, Barajas-Martinez H, Hu D, Shang H, Gao Y*, Xing Y*. Gender Differences in Prognosis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of Brugada Syndrome: A Pooled Analysis of 4,140 Patients From 24 Clinical Trials. Front Physiol. 2018, 9:1127.(2)Y…
-
田金洲
田金洲,1956年12月生,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理学博士(曼切斯特大学)。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岐黄学者、国家级名老中医,同时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神经变性病研究所所长、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教育部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高等学校神经变性病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神经变性病的防治研究。学术成果:在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精神障碍等难治性脑病领域做了大量系统性创新工作,年平均诊治AD等痴呆7366人次,在线登记痴呆患者6858例,均居全国之首。获国家二等奖1项、部省级一等奖7项和二等奖2项、发明专利2件、软件和作品著作权13件,主笔国内指南21部,参与国际指南3部。主编《中国痴…
-
林欣潮
林欣潮,男,1972年5月生,九三学社社员,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曾任东直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负责人。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周围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健康管理与治未病。在骨质疏松、动脉硬化、下肢缺血性疾病和静脉曲张等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上形成诊疗特色,研究中药外治等中医适宜技术在“治未病”中的应用,将“治未病”健康管理融入慢病治疗当中。学术成果:主持在研课题3项:(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基地专项课题“导引、药茶结合中医健康管理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2)横向课题“‘七养强筋骨’预防养老机构服务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前瞻性队列研究(3)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基于中医体质学和主被动相结合的健康状态干预及管理技术研究-阈下抑郁、失眠、轻度认知障碍干预技术的临床评价研究”发表学术论…
-
朱陵群
朱陵群, 男,1962年8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与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学术成果:主持在研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血塞通对脑梗死后不同恢复时点LINGO-1及其下游EGFR/PI3K /akt信号调控通路的调节作用。发表学术论文217篇,其中SCI收录9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代表性论著:1.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administration modulates pro- /anti-inflammatory factor expression and improves neurologic outcome following permanent MCAO in rats. Metab Brain Dis. 2017,32(1):221-2332.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provide neuroprotection by regulating NgR1/RhoA/ROCK2 pathway…
-
许亚梅
许亚梅,女,1975年12月生,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血液肿瘤疾病的研究,重点领域为中医药逆转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化疗及靶向耐药研究。学术成果:曾主持或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共24项,其中主持课题5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复方浙贝颗粒干预miRNA-17 - 92介导的白血病耐药机制研究(30901908)”、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贝黄芩汤通过干预磷酸酶Wip1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及耐药的调控作用(7152092)”、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重点课题 “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培训体系研究”等;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九七三”项目“脾藏象理论研究•脾主统血”、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围化疗期中医干预治疗方案临床应用研究”、…
-
孙鲁英
孙鲁英,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师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李晓玫教授。中医师承东直门医院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TMR Integrative Medicine》杂志编委 。荣获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十佳教师”称号。所属二级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病的研究主要学术成就: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作为负责人或者主要参加者开展了16项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国家级及省部级、校级课题。目前主持的主要研究课题:消癥散结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及糖尿病肾病临床指南制定。代表性学术论著:发表学术论文52…